患者安某某,男,34岁,山西寿阳县人
患者主因全身浮肿近两周,伴有尿浊、尿频急入院。患者约在2005年11月初不明原因出现双眼睑浮肿,并逐渐加重。第二天继而浮肿波及全身,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,查尿常规示:尿蛋白(+++),并发现尿混浊、多泡沫,且尿频急,尿量偏少,浮肿进行性加重。曾转院到太原市医院就诊(具体检查不详),拟诊为“肾病综合征”,建议住院治疗。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,随到我院我科,于2005年11月12日收往治疗。病程中,无低热、关节疼痛、粒细胞减少、皮诊等,起病前无感冒、发热等感染史。入院症见:全身浮肿,胸闷、咳嗽,腰膝酸软、倦怠乏力,尿频、尿急、小便不利,多泡沫,纳眠可,大便正常。T:36.3℃ P:80次/分 R:20次/分 BP:140/100mmHg。神志清楚,精神可,自动体位,查体合作,语言流利,口齿清楚,舌体适中,伸舌居中,舌质暗红,苔黄腻,舌底静脉无迂曲,脉浮滑数。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、出血点、瘀点、瘀斑。颌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。眼球活动自如,双侧瞳孔正大等圆,对光反射存在灵敏,口角无歪斜,咽部轻度充血,扁桃体无肿大。颈软无抵抗,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。双下肺叩诊呈浊音,呼吸音减弱,语颤减弱,左侧较明显。心界叩诊不清,心率80次/分,律齐,末闻及病理性杂音。腹部膨隆,软,无压痛、反跳痛,移动性浊音(±),肝脾肋下未触及。双侧肾脏无叩痛,各输尿管点、肋脊点、肋腰点无压痛,腰骶部双下肢皮肤明显浮肿。生理反射存在正常,病理反射未引出。实验室检查:尿常规:GLU+1,PRO+3,余为阴性.尿蛋白定量7.63g/L/24h.尿FDP>10ug/ml,血FDP>2 ug/ml,尿NAG87.9U/L,血NAG80.0U/L.尿β2-MG0.8mg/L,尿Alb1920mg/L,尿TRF120mg/L,尿IgG20.7mg/L. ESR25mm/h.血常规:WBC:6.98×109/L;RBC:5.59×1012/L,HGB:170g/L,PLT:216×109/L。血生化:BIN:25.41mmol/L,Cr:194umol/L,UA:608umol/L;谷草转氨酶57.1U/L,谷丙转氨酶62U/L,r-谷氨酰转肽酶88.4U/L,总蛋白44.4g/L,白蛋白18.3g/L,总胆固醇14.49 mmol/L,甘油三脂12.81 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.46 mmol/L,载脂蛋白A1.85g/L,载脂蛋白B2.43g/L,IgG5.33g/L,C-反应蛋白16.63mg/L,磷3.6mmol/L,余均在正常范围值内。B超示:少量腹水,双侧胸腔积液。X线胸片示:两侧胸腔积液,右肺下野致密影,考虑包裹性积液;肺不张,左肺下野炎症。肾脏活组织病理诊断:肾小球微小病变。余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
入院诊断:
中医诊断:水肿 风水泛滥,湿热蕴肺
西医诊断:原发性肾病综合征。
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,西医予以改善肾功能、扩血管、降血压、抗凝、抗感染、利尿等对症、支持治疗,并给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,中医中药予口服疏风清热、宣肺行水之品,静脉予中药补气活血化瘀注射剂的治疗。经中西医综合治疗,症状较入院明显好转。入院治疗2个月后,病情好转,转门诊继续服药治疗2年。因患者服用强的松10mg时,自行停药,于2007年4月疾病复发。全身浮肿,再次来到我科住院系统治疗。经入院中西医综合治疗积极治疗,一月后,病情好转出院,转入门诊继续服药治疗。于2009年9月底激素减完,停中药等其他西药。至今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等化验检查均正常。患者及其家属十分满意。
讨论:
当前临床上多用激素治疗微小病变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,疗效甚佳,但最大的遗憾是易复发,而反复用药。本例患者即属此类型。但配合通络和络之中药,中成药及智能微粒循经传感治疗可减轻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有副作用,减少复发,减少反复应用大量激素等一系列优点。另外,也提醒正在应用激素的肾脏病患者,减药与停药需在医生知道下进行。